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九十六章 无上(2 / 2)


现在是第一步,他要先炼出“喜乐之火”。

他曾经修过“妒火”、“怒火”这样的法术,掌握精熟,仗之多次胜敌。此类法术都是以情为火引,以心绪为柴薪。

“喜火”的原理思之类然,但要真正炼出,却不止难上千倍万倍。

因为彼时的“妒火”与“怒火”,只是对浅层情绪的拨动。姜望要修炼的“喜火”,却是要触及七情根本。

更因为姜望现在所熔炼的是喜魔魔意,来自于《苦海永沦欲魔功》的根本魔念!

是人之至情,魔之极恶。

但也唯有这样的根本之“情”、至魔之念,才能够满足他的要求,令他得以追逐无上。

所以单单这“喜乐之火”,他就留足九天时间,一点一点地熔炼,一点一点地雕琢,力求完美。

法殿极致肃穆的气氛,也未尝不是在震慑他的魔念,肃清他的杂思。

他也时时都在自我叩问,自审自思,以免不知不觉,成为堕魔之人。正所谓,万丈绝峰愁攀援,守心而后问道也。

修魔的过程,也是拔魔的过程。炼化魔意的过程,也是炼心的过程。

他早已习惯苦旅,也无非是沉默笃行。

如此一步一步往前走,忽而在某个时候,听到钟声。

知闻钟的到来他是有所预知的,因为正是他在来天刑崖之前,亲自写信向须弥山求取——信中他详细地阐明了自己需要用到知闻钟的原因。

在妖界手持知闻钟、怀揣不老泉,以神临对战真妖的经历,实在是巅峰的人生体验。

须弥山若不便借用镇山之宝,他也能理解,且仍然不影响他一秋成道的决心和信心。

他的自信从来都是来于自身,而不倚仗任何外物。

只是说若有知闻钟的帮助,他能够更迅速地理解魔功、洞察魔功,大大节省时间,从而在那最后一步跨出前,打下更坚实有力的基础。

所以他才会第一次向须弥山开口,求借此钟。

至于我闻钟和广闻钟,他想都不曾想过。不觉得自己有那个面子,有那个情分。三钟齐聚,是什么姿势都做不出来的梦。

万古以来,佛家自己内部都打成狗脑子了,也不曾有哪位尊者,完成此等伟业。今日三钟齐聚天刑崖,的确在他的意料外。

铛~!

一声悠长。

两声回响。

三声如醒梦。

这感觉就像是你走了很远的路,蓦然回首,发现终点早已抵达。

剑指炉上的喜魔魔意,已经消失不见。取而代之的,是一缕瞧着就喜乐的雀跃的火!

知闻钟帮他了解魔功,我闻钟帮他进一步认知自己、不被魔意所迷,广闻钟向诸天万界传播他的道!

不同于魔,不同于任何存在,独属于姜望的道。

原本预留九天来熔炼的【喜火】,在世尊护道三钟的帮助下,在第二天就成功。

万事开头难。

在喜火成功熔炼的基础上,又有三钟加持,剩下的怒火、忧火、思火、悲火、恐火、惊火,几乎不存在阻碍,只剩下细致水磨功夫。

一个时辰便成功一炼。

六个时辰之后,姜望的剑指炉上,便有七缕情绪不同的火焰在燃烧,彼此环绕,彼此辉照。

他将这些火焰,尽数约于剑气之中——丝丝缕缕的剑气,迅速交织成实质般的镇纹,最后凝固为剑气冰晶般,将七缕情焰镇封其间。

四四方方,压制成蚕豆般大。

姜望直接把它丢到嘴里,吞入腹中。

而屈指再一勾,又从三昧真炉里的那部魔功上,勾出“见欲”之魔意,再次落在剑指炉,开始新一轮的炼魔。

他曾修习过“六欲菩萨”这样的神魂秘术,并长期作为重要的战斗手段。炼此魔意,倒是比第一次炼化喜魔魔意,要更有把握。

有三钟帮助,这一次大概用不着一天。

却说那镇封了七缕情火的剑气冰晶,自喉入腹,飞落在道身之内。

无形的力量弥散开。

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!

七情入念,一切情绪都变得激烈起来。

姜望脸上一时呈欢喜相,一时呈忿怒相,一时哀思,一时惊恐。但他的一双眼睛,却被赤金色永恒地笼罩,叫他始终保持清醒。

剑气冰晶穿透道躯里的种种,不受阻隔,一路直落心牢。而自心牢之中,恰恰好推门而出一尊金银双眸、面无表情的天人。

一方激烈沸涌,一方极致淡漠。

二者在道躯内错身!

镇封了七缕情火的剑气冰晶跌入心牢,而心力所拟的天人法相,一路直飞,飞出姜望的赤金色的右眸,飞身在法殿之中。

拇指般大小的身形,一跃而等高于姜望。

吴病已和公孙不害都沉默地注视着这一切,他们的职责只是监察,绝没有引导或者干涉。只要姜望不堕魔,他们就不会做任何事情。

但即便是以铁面着称的吴病已,也跳动了好几回眼皮。

这位姜真人,着实是……让人意外。让人频频意外。

每一步都出乎意料,但又那么顺理成章。而就这样一步步走下来,最开始出发时所眺望的不可企及的远方……似乎已经不远。

姜望的本尊专注于炼魔,要在七情沸腾的情况下保持修行的静意,尤其是巨大的挑战。

但一个人在红尘之中,不受世间诸多干扰,不在意那么多嘈声,专注于自我的修行世界,不也是如此艰难吗?

姜望一直是这么做的。

今日不过是昨日罢了。

他专注于炼他的“见欲之火”,坐彼如坐佛。

天人法相则是淡漠地看了一眼这法殿,而后就站在姜望身前,与姜望相对,缓缓闭上了眼睛。

天人法相眉心的日月天印,散发着淡淡的霜光。

世间清浊分两仪,地阴天阳月为霜。

冥月的力量笼罩其身。

三刑宫的力量并不阻止他。

他就在这法殿之中沉底,穿透整个天刑崖,近乎无限地沉底。一直到……忘川之底,黄泉之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