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87章(2 / 2)


  “娘放心,女儿以后不会了。”冯嫣保证。

  回头她就让人把谢安远一家子赶走了,反正谢月牙也没什么用了,她以后能在钟府折腾点儿什么出来,冯嫣当然是拍手称快,但她做不出什么来,也无所谓了,自己已经不在乎这一城一地的得失了,总有一天,所有该得到的,自己都会弄到手的。

  宁国府里,谢月牙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弃子了,她正为钟子栓告诉她的处置结果而吃惊呢,当然,面上装出来的是委屈伤心,又是好一番闹腾,但钟子栓虽然一力地安抚她,哄她,却始终没有改了腔调,只是为难地说如果不答应那些条件,她就不能入府,要她看在自己面上,委屈一下。

  谢月牙虽然在心里大骂才不要为他委屈,但一个男人铁了心了,她又能如何?自己手头得用的只有一个丫头,还被人看得死死的,想给外头送个消息也不成,也不知道冯嫣实施计划了没有。

  许多事情,一旦开了头,就没了转圜的余地。

  谢月牙再怎么不甘不愿,等她签下了做妾的文书起,一切就不由她自主了。

  孙氏不知怎么的变得聪明起来了,开始笑里藏刀地对付她了,在钟子栓看到的时候,她自然是一副十分体贴、十分贤良的妻子,面上的功夫做得十分地好,但背地里,却总有千儿八百种叫她有苦说不出的手段。她不是不想抱怨,可人家的做法都是有根有据,好像都是为她考虑,不然就是依着规矩行事,反正都是没有任何错的。有几次钟子栓听了她的话去质问孙氏,最后都反而对孙氏赔礼道歉,回来虽然没有责备她,却也说什么孙氏是好心,叫她别错怪了她,或者说孙氏也是没办法,要体谅她之类的话。叫谢月牙郁闷不已。

  后来渐渐地也听说了之前的市井传闻,知道了自己在外头被流传的形象,便对冯嫣起了疑心,疑心她根本是借自己的手来污蔑钟谢两家,却没有帮自己的意思,可是便是想通了,这时候也晚了,她又如何能报复冯嫣呢,她甚至连经常来宁国府的谢兰馨都碰不上面,更何况是冯嫣。

  谢兰馨陆陆续续地听到了谢月牙受的折磨,只觉得她是自作自受,丝毫不觉得二表嫂心狠手辣。又知道谢安远一家被冯嫣赶出来了,因为无处可去,还想找到宁国府或者谢家来,气得不行,不过顾谨却帮她解决了这个问题,使了几个人,演了一场戏,叫他们逃一般地逃离了京城,又上了一辆径直北的马车,变相地把他们流放到北地去了,想来他们要回来,短时间内不会太容易了。

  既然谢安远一家子都不在了,冯嫣似乎也放弃了他们,那么在深宅大院里,被主母看得死死的一个妾,就不足畏惧了,谢兰馨觉得一下子,天气都畅快了许多。

  这时候,时序也进入了八月,就在八月中秋前,夷安公主同胞弟弟楚王的世子进京了。

  楚王世子进京的事儿,马上就把其他一切消息都压过去了,本来么,一个王爷的世子进京,除了宗室勋贵会关注,别人也不会在意的,但这世子进京后,第一件事是拜见皇上,第二件事是拜见亲姑姑夷安公主,然后马上就传出来消息,这位世子,与他表妹冯嫣订亲了,据说,要不了多久,等年末楚王进京,就要完婚的。

  这桩婚事传出,引得之前已经平息了不少的有关夷安的流言蜚语又重新起来了,也不知多少人为楚王世子可惜,觉得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,当然,鲜花是楚王世子。

  这位世子爷在京城的地界上晃了几遭,不少人便看上了他做女婿,因为他出身好,自身也相貌俊秀,谈吐文雅,端的是个好儿郎,可惜还没下手呢,就被人家划拉到碗里去了。而且还是夷安公主那么一家风评不好的人家。有夷安那么个做娘的,闺女又会好到哪里?更何况冯嫣在京城,一向也没什么好名声的,知道她的人都是知道她的刁蛮任性,除了想攀附夷安公主的,家风严谨的人家从来没把她当做媳妇人选。

  楚王世子在京城多日,似乎对那些风言风语丝毫不知,对这么亲事表现得再满意不过了,还特意请皇上下旨赐婚,好更荣耀一些。

  京中也有不少人看他笑话,但面上无人不给两家的脸,都要称一声恭喜,说一声良缘。

  谢兰馨听到这事儿,也觉得十分纳闷,夷安那么大的名声,楚王世子只要打听打听就知道了,怎么还会答应这婚事?难道楚王就那么看好姐姐家的女儿?

  谢安歌回来,对于此事,却感慨了一句:“只怕朝廷从此又多事了。”

  谢兰馨不明白:“不就是一门婚事么,怎么就说道朝廷上了?”

  “只怕楚王世子此番回京,并不只是为了娶妻呢。”

  钟湘也十分关注:“怎么说?”

  “如今夷安和刘丞相对韩太师的态度已经越来越明显了,前儿刘丞相还在皇上面前说韩太师把持朝政有不臣之心呢,楚王也有折子来,说韩太师到处邀买人心,他封地上,都只知有韩太师,不知有皇上。”

  谢兰馨十分疑惑:“可是,韩太师似乎挺亲和的啊,在民间风评十分不错,也没听说他家有什么仗势欺人的事,他家的子弟也甚少为官的,不像是有不臣之心呢,倒是刘丞相更像一些,有那么一个儿子,自家也不会是什么好人。”

  “不要以自己的好恶去判断忠奸。”谢安歌先告诫了女儿一句,才道,“不过你说的也不错,韩太师的确比刘丞相和夷安更安守本分,皇上也颇信任他,倒是刘丞相被责备了几次,连夷安公主也叫皇上告诫别参与政事,至于楚王,皇上也不轻不重地写了一封信责备了他几句。”

  “皇上倒挺大度的啊。”

  钟湘便瞪了她一眼:“不许非议皇上。”

  谢兰馨吐了吐舌。

  谢安歌却感叹了一句:“皇上的确是个宽和的人,可是有些事儿越是宽和,却越让人得寸进尺。”

  谢兰馨不免就想到自家之前的事,点头道:“是呢,对有些人,就不能轻易放过的,有些没良心的人是不会知恩的,反而会觉得你好欺负。”

  谢安歌便对她一笑:“对呢,我们阿凝以后一定是个好主母。”

  “爹又取笑我。”

  “爹哪里是在取笑你,不是再夸你么?”

  说话间,把朝廷的事儿带了过去,有些事儿只是才又苗头,还是别说得太多,叫家里人担心。自己多多留神也就是了。

  这样想着,他便继续逗着女儿开心,把这件事轻描淡写地带过去了

  ☆、第一百三十六章 婚期

  外面朝堂上的局势如何,谢兰馨插不上手,也不是十分关注,而旁的来说,她接下来的日子过得十分不错。

  冯嫣定了亲后,就不再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,传闻说她要备嫁。真的假的就不知道了。反正虽然夷安公主府还是惯常有各种名目的宴会,谢兰馨和她要好的一些闺秀们都是不去的,如今去夷安公主府赴宴的也实在不多,并不像过去那样,门庭若市。

  临颍县主同样是定亲的人,也同样在备嫁中,也是不出来赴宴的,不过豫王府的宴会也不少,谢兰馨还是经常可以见到她。当然啦,也同样会见到之前帮着冯嫣的高阳县主。不过,也就一两次,高阳年纪比临颍大些儿,定亲也早些,在十月里就嫁出去了。

  谢云轩和临颍这桩婚事,“六礼”已经行了其五,只剩下最后的“亲迎”了,两家商定了就在腊月里成亲,正好叫谢家娶个媳妇过年,也让豫王府在忙完一桩婚事后有点儿喘息的时间再忙第二桩。

  转眼入了冬,楚王也终于入得京来,朝见皇帝,同样入朝觐见的其他各地的王侯也陆续进京,京中显得越发热闹,京中的纨绔子弟们也被家里人教导了再教导,要求他们脾气好些,不要不小心冲撞了哪位贵人,不过尽管如此,每日里也总有些事儿发生,御史时不时地就要上个折子,或是弹劾谁家的子弟不肖,或是弹劾那个贵人骄横。

  谢兰馨听说顾谨这段日子可忙碌了,都经常歇在衙里,就是因为这些纠纷频发的缘故。

  当然啦,谢兰馨也不空闲,她要帮着自家娘亲把家里的事儿理一理,还要筹备着谢云轩的婚事。

  既然要成婚,谢云轩原先和谢兰轩紧挨着的那个小院子就显得小了点儿。早在说亲前,钟湘就把谢兰轩挪到第二进的小院,谢云轩也暂且住到那儿去,叫了人来把这第三进的这两个小院并成了一个,又重新规划了一番,如今变成了个大院落,足够谢云轩一房人住了。订了亲后,豫王府的人来量房子,对此也是十分满意的。

  至于谢兰轩,第二进的那个小院也有小两进,并不比谢云轩现在的院子小,钟湘曾说过,等谢云轩完婚后,要把那个小院也修整一番,留着谢兰轩成亲的时候用。

  眼下,谢兰馨做的便是布置院子的事儿,当然啦,她是指挥着人去做。与临颍相处了一段时日,谢兰馨对这位大嫂的喜欢也算了解一二了,布置的时候,自然就依着她的喜好去布置,不过她做的也是一些大面上的,许多家具陈设还需要等着迎亲前豫王府那边来铺房的时候。

  她与临颍见面或通信时,便会细细的把这些布置告诉她,因而临颍虽没来过谢府,却已经对这个小院了如指掌,屋舍有几间,在什么方位,这些不必说,便是那扇窗子下有什么花石草木,也是一清二楚的,消了她许多临嫁时的畏惧,只觉得自己对将来的住处已经好不陌生。

  颍川王妃知道这些事后,便对临颍感叹道:“你祖父给你选的这门婚事真不错,夫婿人才出众就不说了,难得门第清贵,人口简单,公婆知礼,小叔爽朗,小姑子又如此细心体贴,一家子上下真是没话说。当初她们家有难的时候,我还有些犹豫,还好你祖父坚持,你也不肯失信。”

  那会儿舞弊案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,颍川王妃难免就有些犯嘀咕,觉得反正两家也没说定,另给临颍寻婚事也不算什么。那时候她二嫂,高阳的母亲襄城王妃刚给高阳说了一位侯府的世子,常在自己面前说,不能叫临颍堕入那泥潭里,让自己去和公婆去闹,或者干脆就自己另寻了好的,再告诉豫王夫妇,自己因知道她是幸灾乐祸不安好心,没有行动,但背地里不是没有这样的想头,对公公豫王一再对谢家许诺不会悔婚,心中不是不怨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