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3章(1 / 2)





  真相顿时大白,消息传出,京城哗然。

  把谢安远之前认罪的事,和“吴驰仁”的供诉结合起来,这件事情就很清楚了,让所有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。

  “吴驰仁”的骗术其实也并不是十分高明,不过是和同伙在观察了一番后,在那些看起来富贵、爱夸夸其谈又好面子,对着同窗好友时一脸自信、背地里却为科考担心的人面前,故意演个双簧,表示自己有门路,只要文章不是写得太差的,就肯定能中这次的会试。

  谢安远在京中三年,别的没有什么长足的长进,吃喝玩乐等方面却已非吴下阿蒙,他的四季衣衫是谢府提供,虽不是十分的华贵,但也不是普通人穿得起的,寻常出手又大方,因而他是最先被盯上的其中一个。

  当然,平素和他往来的那几个举子,也一应被盯上了。

  “吴驰仁”踩过点后,知道这些人都是些小有资产,又没什么背景的,谢安远背后的谢府,虽然后台挺硬,但谢安远本身说来不过是谢府的一个远房的族亲罢了,且听他平时的言语,似乎关系一般。

  而其他几个举子,要么是外地的富家子,要么就是本地的没落官宦子弟,都是些上不上下不下的人物,本身的学识属于半桶水晃荡的那一类,不动他们的脑筋,动谁的脑筋。

  真的受大家族重视的出息子弟,“吴驰仁”才不敢下手。

  因此上,其实谢安远被盯上,与他平日的为人有很大的关系。

  一切都安排好后,“吴驰仁”和几个同伙便开始了行动。

  于是,谢安远等人“无意”中听到这么个能中会试的“小道消息”,又听到“有人”悄悄议论说“吴驰仁”就是今科主考官礼部的吴尚书的侄子,便都信了。

  几个举子就抱着试试看的心去跟“吴驰仁”交好,又试探地问起这个门路的事,“吴驰仁”故意推脱,矢口否认,一直吊着他们的胃口,又故意“背后”抱怨,说不该酒喝多了说漏嘴什么的,让他们就更加相信有这么一回事了。于是,他们更是一团热火地去请“吴驰仁”喝酒、玩乐,一步步地与吴驰仁“亲热”起来,不久便成了好友。

  于是么,谢安远几个举人的财物,就在“吴驰仁”“十分不情愿”的情况下,都到了他的口袋里了。

  在这期间,谢安远本来也没有十分热心结交“吴驰仁”。

  他知道可以买通考官后,曾想过谢安歌和吴尚书挺熟的,要不要通过他去结交主考官。

  只是后来又想着谢安歌自己有儿子,又有这么多族兄弟,凭什么为他去做这样的事呢。

  再说,谢安歌这个人,在他看来,很是死板,对儿子都说什么,能告诉你考官的偏好,就已经算是尽心了这样的话,又怎么会做收买考官的事,就算他真收买,照他那个大义凛然的样子,为了不走漏风声,也不会告诉他。

  而且,他总觉得,谢安歌不是很高兴他考中进士的样子,不然,为什么上次会试的时候,他一点不上心,而且这么多年,也没有怎么指导自己,都是靠自己和别人会文什么的来学习,弄得自己进步不大,要不然也不会想着走捷径了。

  还有啊,谢安歌把他自己的两个儿子都送进了最容易出进士的齐贤书院,却没有把他和他的儿子送进去。

  要不然,他也不会比谢云轩差的啊。

  在年后,谢云轩和他们一起备考的时候,他就和谢安和等人感受到了和谢云轩的差距,他不想着自己这三年没有用心,只觉得是谢安歌没有尽心。

  却不想想,谢云轩兄弟是自己考进齐贤书院的,并不是托了谢安歌的面子,而且谢安歌平时也不是不指导他,只是他经常和那些所谓的文友们进行所谓的会文。

  而谢安歌虽说算不上什么重臣,但好歹如今也是个四品的官了,那有那么多的时间留给他,天天上赶着的指导他。

  毕竟不过是个族兄,又不是亲弟弟或者儿子,为人兄长为人父亲的要加以管教。再说,谢安歌也好言说过他多次了,他自己没有放在心上,如今又怎能怪得旁人。

  谢安远的这些想法,亏得没叫谢兰馨一家知道,不然真的会放手不管,随他去死。

  尽管如此,但知道谢安远因为听信吴驰仁的谎言,逐步上当,把身边的财物,基本拿去买这个“名额”,结果买回来一场大祸,还是让钟湘气恼不已,对着谢兰馨骂了谢安远好几句“没长脑子的糊涂蛋”,要不是因为自己的丈夫和儿子都被牵连着,钟湘真想不管他。但现在却脱不了这层关系,哪怕现在就叫族长把谢安远一家除族呢,也晚了。

  谢兰馨碍于毕竟是长辈,不大好说什么,再说,她看她娘的神色,就知道,等这件事情平息后,肯定会有后招等着他们的。

  若是以前,谢兰馨还会想着劝劝娘,给他们留条路,但现在,谢月牙已经把自己对她的这么几年的交情一次性的磨光了,她不煽风点火已经大度了。

  当下里,她不过亲手泡了茶,小心地递给钟湘,劝慰她:“娘,您先喝口茶,消消气,为这种人生气不值得,气坏了身子,不值当呢。”

  钟湘“哼”了一声:“我不气,跟他们生气有什么用,如今我算是明白了,什么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,原来夫妇儿女都是缺了才智的。”

  谢兰馨也是一般想法。若换了别人,谢安远入狱,便是怀疑谢兰馨家里弄鬼么,也不会就撕破脸啊,毕竟自家又没旁的能耐,想要把当家人捞出来,还要指望着谢家的。可她们呢,只凭着自己的一点儿猜想,就又哭又闹的,把大家的感情都消磨光了,如今又来俯就,自家可不懂什么以德报怨。

  谢兰馨便道:“娘,待这事情了解了,我们就让安远伯父一家立时离开我们家吧!我也不想看到害了爹和大哥的一家人,再住在我们家里。”

  “放心吧,不需我们赶人,族长绑也会把他们绑回去,谢家的族规还等着他们受呢。”要不是怕人家说自家落井下石,钟湘早就想和人撇清关系了。

  果然,待玉溪村谢家的族长谢安车知道真相后,几乎气得吐血,怎么有这么一个糊涂的族弟,舞弊也就算了,还被人骗,真是傻到了极点。

  只是现在,还要先把人给捞出来,这不能不叫人更加郁闷。

  谢月牙自是感受到所有谢氏族人看她们这一房一日比一日不顺眼,谢府上下待她们也一日比一日怠慢,心中很是愤愤。对于新传来的消息,她是一句都不信的:“说我爹舞弊,还说上了骗子的当,真是越说越离谱了!那什么骗子,肯定就是她们收买了的,不然怎么就指着爹一个!”

  谢李氏沮丧着脸:“那又有什么办法呢,他们这般有权势,想要诬陷一个人简单得很,黑的也能说成白的了。族长又不帮我们说话。他们这是知道你爹不在,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呢!”

  “一个个都是趋炎附势的!等爹爹放出来,我们再不与这帮子小人为伍!”谢月牙红着眼睛,细白如米粒的牙齿咬得死紧,眼中都是满满的不甘心和恨意。

  谢李氏忙道:“你爹千叮咛万嘱咐,别和他们对上,他们人多势众,咱们要忍一时之气。”

  “娘,我知道的,我不会再和阿凝斗上的,我天天给她赔礼求情!”谢月牙一副忍辱负重的模样,“现在咱们就指着他们把爹爹弄出来,也只好忍气吞声了。等过了这一节,将来慢慢再说。”

  ——————

  刑部和大理寺那边,经过一番审查,所有的证据都表明,吴尚书并没有收受贿赂,一切不过是骗子行骗时故意攀附而已,因而吴尚书很快被释放,并官复原职,其他受牵连的学子也同样被放了出来,谢安歌等人还有那么多的旁证,可证清白,自然也在释放之列。至于谢安远,不好意思,虽然他是受害者,但他想要舞弊却是实情,自然没被释放,至于刑罚,还没有最终决定。

  一场舞弊案,变成了一场诈骗案,这当然让许多人庆幸,也让许多人不满。

  特别是谢安歌,因着谢安远的缘故,还是被攻击,说尽管没有充足的证据,但既然谢安歌和吴尚书的交情在那里,有那么多的谢家人考中,还是有嫌疑。

  为谢安歌说话的,当然就要说,没有证据,凭猜测臆断,就和以莫须有罪名杀人一样。

  而外面的落第举子,得知这么情况,许多人也是极为不满的,又有人鼓动,因而又闹起事来。

  谢兰馨一家日日等着案子判定下来,眼看着局势一步步往好里走,府上人人都添了笑影。等到了消息传来,说谢安歌等人将要被释放出狱,更是除了谢安远这一房外,人人欢喜。

  谢兰馨欢快地在自家房里蹦跶:“太好了,爹爹终于可以回家了。”又轻快地去寻她娘,问她:“娘,咱们什么时候去接人呀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