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3章(1 / 2)





  文采见她一脸馋相,更得意地仰起了小脸道:“等结了果子,我告诉你一声就是了。不过这仙桃就那么几株,结的果子也不多,肯定要先献给宫里,然后就是给祖母爹娘他们的,轮到我们那就没剩多少了。”

  谢兰馨有些遗憾,不过她要求的也不多,只要有一两个尝尝就好了,先后无所谓,反正没有仙桃,她还能吃别的桃子,大不了求一求娘,让娘吩咐平叔从玉溪村送一些来。

  文梨就悄悄地拉了拉兰馨的袖子,小声跟她道:“别听五妹瞎说,所谓的海外仙桃,也就是蟠桃,不过不知道和玉溪村的蟠桃有什么不同,大概是产地不同吧。据说是一个外邦的客商从东海的一个海岛上带回来的,庄上的管事凑巧买下,种下去几年后,结出来的桃子外形和味道都还不错,就取个噱头,叫着玩儿,大家都知道来历的。海外仙山什么的,谁也没见过,是不是真的有,都不知道。这桃子也没那么要紧,等到了时候,我们去告诉祖母,让人摘几个尝尝就是了。”

  谢兰馨就点头:“嗯,到时候我求了娘,也让人带几个玉溪村的桃子给你们尝尝。”

  “那就借表妹的光,我也有口福了。

  文采见她们说得热闹,有些不满:“四姐,你怎么才和表妹这么一会儿啊,就近墨者黑,光惦记着吃了啊?”

  “那好吧,不说吃的,我们说些别的。”文梨很好说话。

  三人也走了一会儿了,就在桃林中的一个小凉亭里坐下,身边的丫鬟早就拿了食盒,在小凉亭里摆好了吃的用的,他们走进去坐下,就可以一边赏花,一边吃点心,别提多惬意了!

  “表妹路上饮食不周,想必也有些饿了吧,晚宴还有一会儿,你先吃点点心垫垫。”文梨关心地道。

  “谢谢四表姐,本来我没什么饿的,不过刚才想起那么多好吃的桃子,又闻到点心的香气,倒觉得有些饿了。”谢兰馨笑容灿烂。

  文采没好气地道:“那你多吃点。”免得说起桃花就想到桃子。

  等谢兰馨吃了一点儿,文采就问:“表妹,我听说你在乡下呆了三年,乡下生活怎么样啊?我娘说乡下的人经常吃不饱穿不暖,破衣烂衫,日子很苦。”

  文梨此时也好奇地看着谢兰馨:“是啊,表妹,我们还从没去过乡下呢,有什么有趣的事儿跟我们说说呗。”

  谢兰馨见他们好奇,便把自己觉得有趣的一些事情跟他们讲了:“我觉得乡下生活也挺不错的,虽然没有京城这般繁华,却风光秀美,我在那儿日子过得可自在了……”

  文梨和文采睁大眼睛听她津津有味地讲挖野菜摘野果吃烤麻雀,去河里网鱼游泳,还有惊险地落入冰水等等,简直目瞪口呆。

  这……这还是大家闺秀么?

  作为闺阁千金,赏花扑蝶那才是美事好不好?喜欢吃也就算了,那么眉飞色舞地说什么捕鱼捉鸟的,像话吗?

  唉,也不知道姑姑是怎么管教表妹呢,这不活脱脱一个野小子吗?

  ☆、第三十四章 洛滨新居

  转眼日落西山,天色昏暗。

  钟母那边传晚饭了,正好,表姐妹也有点儿话不投机的,大家都如释重负地去赴宴了。

  接风宴罢,上了茶点,又说了会儿话,眼见时间不早,钟湘就起身向母亲和嫂嫂等告辞。

  钟母依依不舍地挽留:“湘儿,你闺中住的含芳阁已经收拾出来,不如今儿你们就暂且住一晚,明日再回家去。”

  钟湘忙谢了母亲一番好意,又道:“娘,含芳阁属于后院,我和阿凝住也就罢了,谢郎和云轩、兰轩住在那儿就不太方便。何况我们的新家离这边也不远,从这过去还不用一刻钟,也没什么累的。娘你要是想我,我以后多过来看你就是了。”

  钟母还是有些担心:“但那边毕竟只是下人们看着收拾,也不知道合不合你意。”

  王氏也在边上道:“是呢,也不知道妹妹有没有什么缺的,需不需要帮手,有什么少的,到时候尽管说一声。”

  “多谢娘操心,也多谢大嫂费心了,不过想来有娘和大嫂的关照,府里的大管事谢川也是得用的,不会有什么问题。再说,我让卫嬷嬷先行回去了,娘您也知道,她是您□□出来的,有她再过一遍,肯定能合女儿的意。您和大嫂也忙了一整天了,也该早些休息,我在这儿安置,到底不太方便。”

  钟母知道她是不想太给王氏增添麻烦的意思,毕竟真住下来,王氏还要继续安排布置,不得歇息,便道:“好吧,你说的也是,以后咱们娘俩,什么时候想见就能见的,也不在这一晚上。”

  王氏送钟湘出了二门,态度殷勤地道:“妹妹毕竟刚回京城,只怕有许多事要忙,要是缺人的话,只管同我招呼一声,府里总还有几个能用的人,尽可拿去使唤。”

  这话说的真心诚意的。

  钟湘也知道她是真心,便谢道:“劳大嫂记挂着,若有什么缺的,我一定不会客气,只是到时大嫂可别小气呀。”

  “这怎么会,我巴不得他们可以帮上忙呢。”王氏笑道。

  谢安歌也带着两个儿子和钟源别过,一家人会齐了,同坐了钟府安排的马车,回到洛滨坊谢府。

  直到他们一家告辞,也没见三房一家子从夷安公主的宴会回来。

  谢安歌一家都一身疲惫,回到家里,也未曾好好看看新居,就各自回房洗洗睡了。

  一夜安睡。

  第二日一早,谢安歌去了吏部,而钟湘则带着孩子逛新宅子。

  此处的宅院才是真正的谢家祖宅,当初前朝的谢侯府。

  只是前朝末年,谢家被抄家灭族后,这里也几易其主,在谢安歌祖父谢潜手里才重新买回来,又照着他父亲谢临渊的回忆,原样翻修了。谢临渊去世后,谢潜带着儿孙都住在公主府里,这边就一直闲置着,只是照常维护着,除了年节祭祀的时候谢家主人们会回来祭拜一下祖先,平日这边就只有下人在。

  当初清河大长公主去世,谢家就把自家的摆设之类的都搬到了这边,管事谢川就明白主人孝满回京后必将此处作为谢家长久的安居之所,只是孝期不好大动,当时就只是收拾归整了一番。等到孝满,接到主人的信,便叫了人来,将谢府粉饰一新,想着谢安歌的品阶,把违制的一些东西都改了或者收起,又新栽了不少花木。

  因而谢兰馨此时看时,便觉整座府邸除了规制上的不同,旁的并不比宁国府差,只是毕竟少人居住,显得有几分冷清。

  谢云轩和谢兰轩曾随父亲过这边来祭祖,倒不算对这里一无所知,当然,也不可能熟悉,他们更熟悉的是前不久呆的玉溪村乡下的宅子,还有以前的清河大长公主府,不过却依然表现平静。

  倒是钟湘看着这五进的院子,虽然开阔,但相比起之前占了大半个坊的公主府,的确落差很大。其实这宅子已经不小了,西边还有个大花园子,论占地,比宁国府也小不了多少。而且谢家人口又不多,便是将来谢云轩和谢兰轩各自娶妻生子,每人都生上十个八个的,也都可以住得很宽敞。

  多少三四品的官,在京中还买不到一处三进的宅院呢!

  更何况洛滨坊位置不错,就在洛水之滨,且离皇城很近。这样的宅子,其实根本不是他们如今的身份拥有得起的,若不是有宁国府做依仗,只怕用不了多久,就会落到别人手里。

  住处都是之前就分配好了的。

  第一进,东边是车马棚,西边是下人们住的群房,靠中间的两边各有两个小院,可供外客暂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