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988章我原件,眼光不行(1 / 2)





  “我妈退休那年,接到管理岗的邀约了,不过她拒绝了。”霄霄给爸爸和自己泡茶,给了自家小七一杯冷水。“她说自己不适合当官,还是当个老师比较好。”

  “这事我听大领导说起过。”兰泽点头,“委员会的大名单我也看到过,你妈妈在比较靠前的位置。委员会当时想给她个司长的位置先历练一下。”

  “我妈想教书。但她这辈子只当过几天助教,带研究生又不算教学经验。她也没有教师证。”霄霄笑着洗茶,“还好现在的养老政策合适。”

  “奶奶去了我们镇上,”小七接口说,“她教我们物理课。”

  “我的天呐。”兰泽不由感叹。

  退休的一线物理学家教十来岁的半大孩子学物理,这简直是奢华。

  “她的课安排得少。闲工夫多。整天都在琢磨怎么带孩子们玩。她还自己写教案。”霄霄说。

  有条件进行教学式养老的老人,健康条件都不错,又有知识和阅历,青少年可以借着他们了解到真实的社会和知识的应用领域。而老人看一看充满朝气的少年人,自己的心态也可以变年轻。

  符合条件的退休老人,经过短期培训之后,和十多岁的青少年生活在同一个镇子上,一边教学一边养老,这是个很符合神州传统美德的组合。

  老人如果外出散步摔了一跤,或者发生其他意外状况,镇子上身强力壮的孩子有得是。陪护老人也是一种社会实践。

  未成年人的镇子上有了老年人之后,品德、性格养成,知识、技能培育,教育拼图就更加完整了。

  大部分老人开的课是兴趣课和选修课。

  像仙女那样,直接按自己的想法,全盘接手物理课的还真少见。

  “奶奶带我们做了等离子焊接机器人。”

  “嗯,我妈她设计了不少教具。都是利用校内设备能够让学生自制的。”

  仙女当年也拿过一堆工科的博士学位。她虽然会设计机器,但却不是工程师。因为她的主业段位比较高。

  老仙女,至今仍在核工业部的顾问团中。

  责任和使命已经移交给了年轻一代。老家伙们是特殊场合拉出来镇场子的。

  现在老专家住到未成年人的镇子上,高屋建瓴地俯视基础教育。孩子们有福了。

  “我也打算回大学城教书。”霄霄又说,“我们项目验收过了。像我做理论物理这块的,留研究所就太清闲了。还是学校里热闹有意思。”

  “你还打算回大东吗?”兰泽就问他。

  “其实我更想到三哥这边来。但是,”霄霄自嘲地笑,“怕你们理学院看不上我。”

  兰泽他们大学城有两大最出色的学院。理学院和烹饪学院。

  烹饪学院是周边一片地区做饭吃饭的胜地。人都得吃饭,所以烹饪学院被每一副饥饿过、饥饿着、以后会饿的肚肠向往。

  理学院就厉害了,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当于秦岭大学城的工学院。

  现在的数学系,专业撤转并之后,一共只有两个大专业,基础和应用。但这两个专业都是行业内的泰山北斗。兰泽还记得五十年前,那时候纯数学很牛,应用类缺人,并不算利害。

  “我帮你,问问?”

  “您资格太老,我还是托三哥问吧。不行我就回大东,那边海鲜多。”

  说到海鲜,紧挨着鲸鱼所的青连大学城,食堂里也是海鲜不断。

  这些年,青连生命学院的声誉很高。烹饪学院也是好样的,开了个针对逆戟鲸的烹饪专业,全国仅此一家,独门生意。

  但整个大学城和大东还是不能相比。兰泽脑子里转了一下,也就没提起。

  “你想转入我们理学院物理系的话,大概真有希望。”

  本校理学院虽然数学系是神级的,化学-地质也还不错,但天文学弱于几百公里外的广陵,那边靠海有个规格很高的天文台,还养着一大群观测船,非常有钱。

  人才是有聚集效应的。这导致了本校的物理系规模不大,还有点走偏。往左偏数学,理论物理一枝独秀;往右偏化学,化学物理散如满天星,好多毕业生不是搞化工,就是搞生物去了。

  “我也是这么想的。”霄霄笑着说。

  “可惜你妈妈的老关系,都不在了。从前理学院的老院长是她的导师。”

  “那都多少年前的事了。”

  兰泽发现自己的思维有点不靠谱。

  动不动回忆过去,是衰老的表现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