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82章不咬人就行(1 / 2)





  末末的四个哥哥,当年也是一领养出来就整天戴着定位手环。

  但那时候,兰泽自己也不过是个孩子。他连自己都照顾不好,哪知道怎么正确地疼孩子?像是小麦,疼痛教育就有点少了,导致这孩子有点娇气。

  那时候兰泽一心只想证明,自己带孩子就是比国家抚育系统的专业人员更优秀。顺便,自己从小那么不幸,完全是父母没有亲自照顾的结果。

  现在嘛。他发现进入童校的孩子,已经并不怎么需要父母的照顾了。

  他们和父母之间,更多的,是一种情感依赖。不仅是孩子依赖父母,而且是相互的。

  身心俱疲的成年人,和不知世事艰辛的小孩子泡在一起,总是很治愈的。

  这也是为什么,一到周末,他和张荷俩人就琢磨着把孩子接回家来。

  他家的学龄儿童有四款之多。

  小米这款,一本正经冒充大人,时而侃侃而谈,时而深沉忧郁,张荷相当喜欢。豆子那种开朗豁达爱作死的,兰泽觉得揍起来省心,他喜欢。还有交际花款张一点,和娇羞小霸王小麦。

  而这几个小子,其实并不太想家。

  孩子们更需要小伙伴。他们回不回家反正都行。学校里非常有趣,回家反而需要理由。

  这个寒假,他们在家乖乖留到开学的理由,就是小末末。

  他们陪着小末末玩玩具,替他换尿不湿,还教他说话。

  小末末学会了喊:

  “咯——”

  “嘛——”

  直到开学,小末末喊哥哥妈妈的方式也没进化到两个字。

  只有爸爸是特别的:“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……”

  有一大帮人陪着小末末,兰泽发现,他带孩子从来没有这么省心过。他只要管好食谱和教学计划就可以了。

  教学计划也没什么了不起的。

  只不过每天调换不同的东西给末末接触而已。他的妈妈和四个哥哥自然会兴致勃勃地告诉他那是什么,怎么玩,“不能吃……”,和他说很多和每一样新东西有关的话。

  就连食谱其实也是教学计划的一部分。不同的气息,不同的味道,不同的色泽,不同的形状,不同的口感,不同的大自然产物。每天被小末末啊呜啊呜地吃下去。增加对这个世界的了解。

  理论上,幼小时尝过的味道,更有可能成为长大之后食谱偏好的一部分。

  不过这样一来,兰泽就不明白了,他本来从小的挑食是哪来的?

  他参考的教学计划原型,本来就是育儿所里通用了几十年的成熟方案。好用,管用,拿来就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