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15章保护皇帝这个工具人67(2 / 2)

  池金鳞:“感觉自己比李世勋丑!”

  璇玑:“......”

  在家休息了几日,璇玑就开始正式“上班”了。

  一般科举出身打算留在皇城供职的人,大多数都要在翰林院呆上几年,沉淀下来,再由皇帝安排去处,剩下的一些则是直接外派到地方,做个父母官,若是政绩不错,还可以升官。

  为了尽快提高政绩,璇玑制定了大兴商业,和农业的计划。

  兴商业,解决务工问题,增加税收,这样国库才能充盈,而国库充盈之后可以兴建银行,再利用产出的利益,修建学堂,培养更多的人才。

  而当农业兴盛之后,会有大量的粮食和副食,这样为了交通的便利,便于物资的运输就需要建设城乡,修桥铺路。

  二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

  提高商人地位,允许商人子女参加科举,但不能利用公务之变谋取利益,要更加重视监察部门的功能。

  制造纸币使货币更加流通。

  开通航运,与番邦国家进行贸易。

  以州郡为单位,下属创办商会,提出更有效的发展商业计划。

  关于技术方面的问题,璇玑还能利用金手指和商城帮忙,但对于商人子女可以参加科举这一项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,也会让文人反弹,这是唯一推行此道的困难之一。

  所以这一项需要慢慢来,璇玑为皇帝提供了一些思路,例如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商人的家属可以参加科举,对于商人来说,能做的贡献无外乎就是捐钱了。

  而农业方面璇玑有方宝儿,所以粮食的产量不用太担心,但是“分田地”又会触动他人利益,特别是朝臣、世家、地主,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在最开始的时候璇玑把它放在后面。

  本来天元王朝,地广人稀,朝廷可以出政策与补助,让一些土地贫瘠的地方的百姓迁居到新的区域进行开荒。

  而所开的田地都属于个人资产,不像现在很多土地都牢牢攥在地主手中。

  再来说人口问题,又关系到女子地位,在她看来,这个朝代对女子的要求已经算相当宽容了,本朝原本就有女学和女工,但是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。

  她要做的就是把女学扩展开来,而对于女工则集中培训,当然也不仅仅限于女工,这几项对应的都是学校内的建设。

  培养算术、木工、瓦工、厨师……的大型综合类学校,璇玑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将来都能念书识字,掌握一门手艺。

  璇玑把自己想到的这些,按照难易程度分文别类,罗列了整整一厚本的书籍,然后呈报给了皇帝。

  而池金鳞那边参与的是,改造农具、制造水泥、培养特殊人才、城市和乡镇的规划以及江河改道等。

  池金鳞很多项目若要发展下去,必须要大批量的投入资金,可能前期都不能回本,这是一个无底洞,所以提高商人的地位迫在眉睫。

  两人结合了利弊,把自己所提的建议呈报上去。

  这将迎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。

  ps:小天使们,月底啦,票票无处安放了吧,投我呀,啾咪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