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妻色氤氲第66节(2 / 2)

  终于,就要回去了吗?

  在红河县四年时光,母亲走后守孝两年,后面意外与贺勘生出那场荒唐,也就留在秦家。如今这一切,眼看着都要过去。

  想到这儿,肩头略略松缓。

  边上的郜英彦笑笑,身子往后靠上椅背:“我倒是常去,还与课安见过几面。”

  “我表哥,他现在可好?”孟元元问,心内想起了表亲穆家。

  因为都是海上讨生活的人,孟家和穆家多有来往,加上父亲与穆母是表姐弟这层关系,平日里都是互相照应。也可以说,她和穆课安是一起长大的。

  郜英彦望着天花板,想了想:“这番航海回来,我见过他。他没有接手经营家中营生,而是进了衙门当差,在市舶司中任都吏。”

  “是吗?”孟元元应了声。

  想起一年前,自己和贺勘成亲的事,办得有些急。穆课安闻讯到了红河县时,已是离出嫁只有两日。他是等她出嫁后,才回的权州,从那以后两人再未见过。

  郜英彦见孟元元不说话,说道:“等你回权州,就能见到他了。”

  孟元元点头,往二层的楼梯看了眼,好像还没有人下来的意思:“兄长明年春还是去南洋吗?”

  “对,”郜英彦应道,“出了正月就动身,先跑一趟真腊,不去远了。途中,我会帮忙留意孟叔父的消息。”

  “谢谢兄长。”孟元元道谢。

  都说跑海运的商贾家中有财富,可也都是拿辛劳换来的。无垠的大海上总存有各种风险,就如自己的兄长,那次出海后再无消息。

  如今离着年关越来越近,旁人家中远行亲人俱是赶回家团聚过节,唯有她,还在苦苦寻找父兄的消息。

  这时,楼梯处传来脚步声,是雅乐馆的馆主从楼上下来。

  孟元元与郜英彦一同站起来,往前走上去。

  馆主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妇人,一套水红色裙装,肩上落着条轻纱披帛,一步步从阶梯上下来,身形略丰盈。

  当她一见一层等候的男女,眼睛瞬时一亮,盯着走进的女子心中点点打量。

  “绣馆主。”郜英彦先一步上前,对着站在楼梯一半的女人做了一礼,“古松吟现下已经带来。”

  站在后面的孟元元,从包袱中取出自己的琴谱,双手往前一送,同时对上了绣馆主打量的目光。

  “听说娘子也会阮?”绣馆主看那琴谱一眼,随后视线再次回到孟元元脸上。

  “会一些。”孟元元回了声。

  绣馆主点点头,手往扶栏上一搭:“是这样,前朝的古松吟已经失传,你们现在说手上这本是,叫人不好信啊。”

  闻言,孟元元也不急。本来就是这个道理,早已失传的东西,说给谁听都会怀疑。

  “馆主有这样一间雅乐馆,自然对各种曲乐十分了解。古松吟不说多厉害的曲子,可也是当初的名士所作,其中你肯定也是知道一些的。”她看向绣馆主,一字一句说着。